鱼和环境可以兼得 | 生命长江·我们的故事(一)
-
日期:2020-08-19
-
来源:顶胜水务
-
点击:577
中国长江渔业资源的丰富,造就了沿江无数个“鱼米之乡”的美誉,渔业捕捞和养殖也成了一项主要的国民生计选择。然而,长江渔业资源衰退,如今成为了普遍共识。与此同时,长江流域的禁渔期不断提前,“十年禁渔”也被屡次提出,渔民的生计问题一再被提上优先议事日程。
解决渔业资源枯竭、渔民生计转型成为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一根硬骨头。但大江大湖的治理和修复在国际上是个难题,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,更是管理和制度上的挑战。WWF自1961年创建以来,在全球50多个流域开展湿地与淡水保护及流域综合管理示范工作,长江则是WWF 在世界范围内的35个优先生态区之一。从1999年开始,WWF利用其全球网络优势,把国外的成功经验,以及许多先进的生态治理的理念带到中国,希望重塑长江作为一条“生命之河”的活力。
今天,从事长江流域保护工作二十余年的WWF专家蒋勇为你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,看西洞庭湖青山垸历经退田还湖之后,如何走上一条“鱼与环境兼得”的道路。
上一条:人工湿地污水处理_顶胜水务
下一条:已经到底了!
您可能感兴趣的话题
顶胜水务获得哪些专利证书热门文章
水治理项目